與很多中國傳統家庭一樣,思源在很小的時候,家裡就供奉了觀音菩薩。那時候,他還不理解母親說拜菩薩可以「祈福免難」是什麼意思。等到思源再長大一些後,母親逢年過節都會叫上他一起給菩薩上香,求菩薩保佑他將來能學業有成。思源知道母親太希望他能走出農村了,不要像祖輩一樣一輩子窩在窮山溝里,所以,母親把希望寄托在了菩薩身上。思源那時在心裡琢磨,如果真是能改變人命運的,那應該就是真神了,但是眼前這個被打扮得花花綠綠的陶泥菩薩,真的能主宰人的命運嗎?他不能確定,但也無從考證。
思源初中快畢業時,他的母親得了一場大病,花光了家裡的錢,但病情始終不見好轉。每天看着病痛纏身的母親和愁眉不展的父親,還年紀輕輕的思源就已感覺到人生的命運實在無常,人自己根本無法駕馭。有時候他還會看着那個泥菩薩暗自苦笑,難怪有句話說「泥菩薩過江——自身難保」,一個死泥像怎麼能主宰得了活人的命運呢?但是真正能主宰人命運的神在哪裡呢?他的心裡很迷茫,但也不甘放棄期待。